典型香氣:甘菊、馬鞭草、甘草、杜松子、酸櫻桃、風干藥草、橄欖
起源:
雖然名字與大名鼎鼎的古希臘城邦特洛伊(Troy,古希臘語中寫作Troia)相近,但黑托雅(Nero di Troia)的起源與特洛伊其實毫無關系。關于其起源存在數種推測,第一種認為黑托雅是由古希臘人從小亞細亞(Asia Minor)地區引入意大利,第二種認為黑托雅是由古希臘人從阿爾巴尼亞的克魯亞(Cruja)引入,其名字正是由“Cruja”一詞演變而來,而第三種則認為黑托雅發源自意大利南部普利亞大區(Apulia)福賈省(Foggia)一個名為托雅(Troia)的村莊,其中最后一種是目前接受度最高的說法。
黑托雅最早的名字叫托雅(Uva di Troia)。當來自西西里島(Sicilia)的黑達沃拉(Nero d’Avola)開始在市場上走俏后,托雅的種植者決定模仿黑達沃拉的名字將其改名為“黑托雅”,希望以此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可惜的是,該品種的種植面積近幾十年來一直呈下滑趨勢。
品種特征和生長條件:
黑托雅果實成熟時間晚,易感染霜霉病。
主要種植區域和特色:
黑托雅的集中分布地是意大利普利亞大區北部。巴里市(Bari)及巴勒塔-安德里亞-特拉尼省(Barletta-Andria-Trani)兩地擁有最多黑托雅葡萄園,在福賈省的盧切拉(Lucera)和切里尼奧拉(Cerignola)也能見到其身影。在卡帕尼亞大區(Campania)的貝內文托省(Benevento),該品種被稱為“Summariello”。近幾十年來,黑托雅的種植面積急劇減少,1970年時全意大利黑托雅種植面積約為9,000公頃,而2000年意大利農業普查數據顯示,該數字已經下降至1,782公頃。
由于使用黑托雅釀造的葡萄酒單寧含量通常較高,且能夠保持新鮮度的時長較短,故絕大多數的黑托雅都被用于與其他品種混釀。但品質優異的單一品種黑托雅葡萄酒具有相當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