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香氣:葡萄和狐臊味
起源:
關于伊芙斯(Ives)的起源至今仍存在一定的爭議。流傳較為廣泛的一種說法是,該品種是在一種偶然的情況下產生的,它是另一個名為“Hartford Prolific”的品種自然傳粉的產物。據稱,“Hartford Prolific”由亨利·艾維斯(Henry Ives)栽培于1840年,而該品種本身又是來自伊莎貝拉(Isabella)和一種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自然雜交的產物,這種自然雜交產物直到1846年才出現,這就與前面的1840年相矛盾,因此這個說法遭到了質疑。還有一些人認為伊芙斯是美洲葡萄和夏葡萄(Vitis Aestivalis)的雜交產物。
品種特征和生長條件:
伊芙斯葡萄的果串大小中等且松散,表皮顏色深,成熟時間適中,通常比康科德(Concord)要早,產量較低。該品種對空氣污染、臭氧層破壞和硫基噴霧劑非常敏感,且容易感染霉菌和其他一些疾病。伊芙斯很容易受到缺水的影響,這與其根系并不發達有關,干旱條件下可能需要灌溉。
主要種植區域和特色:
20世紀30年代,美國禁酒令被廢除后,伊芙斯在美國東部的種植較為廣泛。但到了20世紀末,美國的空氣污染導致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大幅減少。
伊芙斯在紐約州(New York)的種植一度受到來自密歇根州(Michigan)和俄亥俄州(Ohio)的空氣污染的嚴重影響,后來得益于《空氣清潔法案》的頒布,數量才有所恢復。1996年,該品種在紐約州的種植面積為20公頃。伊芙斯釀造出來的葡萄酒顏色較深,這種葡萄酒與康科德葡萄酒相當類似,都帶有明顯的狐臊味,但酒液顏色比康科德稍淺。該品種常被用來釀造甜型波特酒(Port),還經常用于制作果汁。2011年,伊芙斯在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的種植面積為6公頃,幾乎都為波斯特家族酒莊(Post Familie Vineyards)所有,其中有一些葡萄樹的樹齡已超過50年。此外,該品種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也有非常少量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