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香氣:酸櫻桃和草本植物
起源:
據記載,黑果若(Grolleau Noir)由法國安德爾-盧瓦爾(Indre-et-Loire)省桑馬爾斯-拉皮爾鎮(Cinq-Mars-la-Pile)的某位農民栽培于1810年,這也是該品種的別名“Grolleau de Cinq-Mars”的由來。幾年之后,黑果若葡萄樹長勢旺盛,漸漸地鄰近地區也開始種植黑果若,最后很快蔓延至盧瓦爾河(Loire)左岸的瓦萊雷(Valleres)和盧埃爾(Louerre)等地。據說,該品種的名稱“Grolleau Noir”是衍生自法語中的“grolle”一詞,意為“烏鴉”,指代果實的顏色。
DNA分析結果顯示,黑果若是白高維斯(Gouais Blanc)眾多自然子代中的一個。灰果若(Grolleau Gris)和白果若(Grolleau Blanc)都是黑果若不同顏色的變種。
品種特征和生長條件:
黑果若(Grolleau Noir)發芽早,成熟時間適中。該品種高產,需短枝修剪,控制產量。黑果若易感染紅葉病、莖腐病和擬莖點霉菌。
主要種植區域和特色:
在法國盧瓦爾(Loire)地區,黑果若是繼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佳美(Gamay)之后的第三大紅葡萄品種。該品種在安茹(Anjou)主要用于釀造半干型的桃紅葡萄酒,在都蘭(Touraine)則用于釀造風格更干的葡萄酒。如果要用其釀造色淺、酒體輕盈、口感柔順、富有表現力且帶有紅色水果風味的葡萄酒,黑果若的產量必須得到控制。
過去50年,該品種的數量嚴重下降。1958年時,其種植面積尚有11,409公頃;2009年,黑果若在盧瓦爾地區的種植面積下降至2,350公頃,大多分布在圖爾(Tours)西邊,尤其是曼恩-盧瓦爾省(Maine-et-Loire)。幸運的是,黑果若本身的高產使其產量仍能占據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總產量的1/6,且近年來其下降速度也有所放緩。在盧瓦爾山坡產區(Coteaux du Loir)出產的桃紅葡萄酒中,黑果若所占比例最多只能達到25%;而在安茹桃紅葡萄酒(Rose d’Anjou)中,黑果若是主要的釀酒原料,通常與佳美混釀。該品種也可作為索米爾干型起泡酒(Saumur Brut)和盧瓦爾桃紅葡萄酒(Rose de Loire)的原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