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美蓉(Semillon)可以說是葡萄酒界中一位低調而偉大的“無名英雄”,我們很少在酒標上看到它的蹤影,但它卻可以釀造出法國最有名的蘇玳(Sauternes)貴腐(Noble Rot)甜白葡萄酒以及澳大利亞一些最優質的干白葡萄酒,尤其是在獵人谷(Hunter Valley)。
一、追根溯源
賽美蓉曾經是世界上種植最廣泛的品種之一,它源于波爾多(Bordeaux)產區,18世紀時的種植范圍僅局限在蘇玳產區。19世紀該品種傳入澳大利亞,同一世紀20年代時它覆蓋了南非90%的葡萄園。20世紀50年代,智利的葡萄園種植了超過75%的賽美蓉。現今,賽美蓉在南非開普省(Cape)僅有1%的種植面積。
圖片來源:Julius Kuhn-Institut
根據DNA的圖譜檢測結果,賽美蓉和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存在著密切的基因聯系,但不存在親子關系。此外,雖然梅洛(Merlot)和特盧梭(Trousseau)都被稱為賽美蓉胭脂紅(Semillon Rouge)葡萄,但實際上它們和賽美蓉并無緊密聯系。
二、品種特征
賽美蓉生命力旺盛,容易種植,每英畝可產6-8噸葡萄。盡管該品種的果皮通常呈明亮的金綠色,但在采收季時也經常能看到粉色和銅色的果實。相較于它的混釀小伙伴長相思,賽美蓉發芽更晚但成熟更早。雖然這個品種抗病性強,但由于果皮較薄,容易感染貴腐菌,在法國的蘇玳和巴薩克(Barsac)產區可以釀造出甜白葡萄酒。當這個品種感染貴腐菌時,其果實會擁有更深的色調,水分流失,質地皺縮,糖分和風味得以濃縮。
賽美蓉的表皮較薄,在炎熱的氣候下會有被曬傷的風險,因此最適合生長在白天晴朗、夜晚涼爽的產區。
三、酒款風格
1. 貴腐甜白葡萄酒
在故鄉波爾多,賽美蓉生長于大西洋海岸邊,在這里可以釀造出有名的蘇玳貴腐甜酒。霧氣縈繞的早晨加上晴朗的午后有利于貴腐菌的繁殖,從而釀造出甘美、陳年潛力強的葡萄酒,其中一些還非常值得收藏。
賽美蓉酸度較低,質地油滑,產量高,釀造出的葡萄酒可長時間陳年。其中,甜白葡萄酒風味豐富,帶有核果(杏、桃、油桃和芒果)、柑橘、堅果和蜂蜜的味道,得益于其高濃度糖分和甘油,酒款的質地也比較柔軟。
由于賽美蓉經常缺乏足夠的酸度來平衡其厚重感,因而常與長相思混釀,有時也會加入密斯卡岱(Muscadelle)來增加果味。濃郁且具有結構感的賽美蓉葡萄酒可能經過了橡木桶陳釀,而風格清新的則是在不銹鋼罐中發酵的。
2. 干白葡萄酒
賽美蓉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釀造出優質的干白。在悉尼(Sydney)北部的獵人谷,一定量的雨水有利于保持賽美蓉葡萄的酸度。最優質的獵人谷賽美蓉干白葡萄酒酸度非常高,其中一些還是世界上陳年潛力最強的干白。
在波爾多亦可找到一些賽美蓉干白,美國、新西蘭、智利和南非也有少量。事實上,賽美蓉曾經是南非和智利種植面積最廣的品種,不過在過去150多年間,該品種的種植量銳減。
四、產區
賽美蓉主要分布在兩個重要的產酒國。在法國,賽美蓉是波爾多產區卓越的白葡萄品種。而在澳大利亞,賽美蓉與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都是主要的白葡萄。
1. 法國
法國是世界上賽美蓉種植面積最廣的國家,2009年法國賽美蓉的種植面積多達11,693公頃,主要集中在波爾多。干型的賽美蓉可以在佩薩克-雷奧良(Pessac-Leognan)、格拉夫(Graves)、兩海之間(Entre-Deux-Mers)和其它一些不知名產區釀造,而且該品種在混釀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它賦予了葡萄酒金黃的顏色,豐富而粘稠的口感以及蜂蜜的風味。
此外,在法國西南部的蘇玳、巴薩克和塞龍(Cerons)等產區,賽美蓉可用于釀造甜白葡萄酒,與長相思及密斯卡岱混釀。酒液呈金黃色,隨著時間會變成琥珀色,香氣豐富、均衡,有豐富的花香,口感圓潤飽滿且柔滑,酸度平衡,余味悠長,令人唇齒留香。
由于該品種種植數量的減少,苗圃培育的賽美蓉克隆品種也越來越少,因此生產商們必須積極面對該品種短缺的問題。2008年,17家波爾多酒莊建立了一個協會來種植克隆品種,這些酒莊包括滴金酒莊(Chateau d’Yquem)、奧利弗酒莊(Chateau Olivier)、旭金堡酒莊(Chateau Suduiraut)和白塔酒莊(Chateau La Tour Blanche)等。
2. 澳大利亞
賽美蓉廣泛種植于澳大利亞,尤其是在獵人谷,很長一段時間該品種都被誤認為雷司令(Riesling)。2008年,賽美蓉在澳大利亞的種植面積為6,715公頃,是該國的第二大葡萄品種。這里的賽美蓉葡萄酒主要有兩種風格——甜型和干型,且常常與長相思和霞多麗混釀,還有經過橡木桶或未經橡木桶陳年的單一品種賽美蓉干白葡萄酒。
年輕的獵人谷干型賽美蓉葡萄酒展現出檸檬、酸橙或青蘋果的風味。大多數在瓶中陳年的獵人谷賽美蓉葡萄酒呈現出金鳳花的黃色調,散發出焦吐司或蜂蜜的香氣,風味復雜美妙,酸度柔和,余味悠長。
在獵人谷之外的巴羅薩谷(Barossa Valley)和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產區也能找到賽美蓉的蹤跡,阿德萊德山區(Adelaide Hills)的涼爽氣候也孕育了一些極具復雜度的賽美蓉。
3. 南非
賽美蓉在南非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7世紀。19世紀上半葉,賽美蓉在南非的種植比例高達90%。雖然如今南非的賽美蓉單一品種酒并沒有很商業化,但一些來自較老葡萄園的賽美蓉還是可以釀造出令人驚嘆的酒,在這里這個品種常與長相思混釀。
最優質的南非賽美蓉葡萄酒飄著柑橘的香氣,風味濃郁,帶有多汁水果的風味,質地良好。
4. 其它產區
除了以上產區以外,賽美蓉在其它產區不大受歡迎,常常被認為缺乏復雜度和濃郁度。因此,上個世紀賽美蓉的種植面積有所減少。不過,在智利可以找到該品種,而且種植數量不少,但種植面積時常波動。
美國加州(California)的賽美蓉常與長相思混釀,生產干白葡萄酒,偶爾也用來生產貴腐酒。20世紀80年代,華盛頓州(Washington)的一些酒莊也生產單一品種賽美蓉葡萄酒,也有一些地方會用該品種生產冰酒(Ice Wine)以及晚收(Late Harvest)葡萄酒。愛達荷州(Idaho)和德克薩斯州(Texas)也種有少量賽美蓉。
此外,該品種在阿根廷、加拿大的尼亞加拉(Niagara)和不列顛哥倫比亞(British Columbia)、新西蘭都有種植。(文/Chris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