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帕谷(Napa Valley)的崛起有目共睹,近一兩年更是紅得發紫。美國種植葡萄的歷史超過百年,而真正的崛起是從1960年代開始,葡萄園面積暴增,納帕谷的葡萄酒的質量開始上升,1976年巴黎審判(the Judgement of Paris)更是給這里的葡萄酒帶來了莫大的機遇。2001年,納帕谷第一次得到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96分的評價,對于當時來說是罕有的大年。2007年,納帕再次拿到96分評價。之后,2012年96分,2013年98分,連續的大年把納帕葡萄酒推向史無前例的巔峰。
納帕谷美景(圖片來源:www.napavalley.com)
2014年,納帕谷迎來了罕見的干旱。溫暖、干燥的冬季使得葡萄藤開花特別早。通常剛剛經歷過一兩個豐產年份的葡萄藤會進行更嚴格的修剪,限制產量,但2014年的納帕并沒有這么做。老天是眷顧這里的種植者的,干、熱是整個2014年的主旋律。沒有極端的高溫,沒有大幅的溫度波動,早開花,早結果,更令人欣喜的是,葡萄完美成熟,卻又保持了完美的酸度。這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年份。
2014年的葡萄酒表現出漂亮的顏色,可口而充滿活力的口感,至于果味,則如2013年般表現出深邃而富有層次的果香,架構適中,絲毫不顯過于沉重,單寧質地精巧,相對2013年而言,2014年的葡萄酒更加平易近人,讓人接受。無疑,2014年的品質是非常優秀的,甚至比高產的2012年份更加優秀。期待2014年份葡萄酒裝瓶后的表現。
2015年雖然是個缺水的年份,但令人欣慰的是它的質量站在金字塔的尖端,總體表現非常優異,只有個別區域沒能表現出一流的水平。2015年的葡萄酒是非常有趣的。干旱的氣候從2012年延續到2015年,又一個干、熱的年份,使得葡萄藤早早發芽。但5月份的一股寒冷氣流導致坐果出現不均,因此有些葡萄成熟較快,而有些則較慢。接踵而來的就是漫長而干熱的氣候。有些過熱的天氣導致植物停止生長,最后到采收季卻不得完全成熟。有心的酒莊會延遲采收,以便讓所有葡萄完美成熟,這時早熟的葡萄就會變得干癟,顯得過于成熟。無奈之下,酒莊會在篩選階段將這些過于成熟的葡萄剔除,留下達到完美的葡萄,釀造完美的葡萄酒。負面影響就是產量下跌了30%-40%。
品質優秀的2015年份納帕谷葡萄酒豐富、華美,顯現出一些異域風味。那些進行嚴格篩選的酒莊能夠生產出帶有新鮮感的葡萄酒(除去了過于成熟的葡萄)。2015年無疑是一個頂尖的年份(羅伯特·帕克給予97分),當年所生產的葡萄酒品質出眾。對于那些因為過于高溫而不太成熟和過于成熟的葡萄,酒莊會使用它們釀造副牌甚至三牌酒款。而這些酒的品質則會大打折扣。
葡萄采收(圖片來源:www.napavalley.com)
2016年是一個快速啟動卻緩慢收尾的年份。雖然冬季有些雨水,但2016年葡萄的發芽依然快速啟動。一路干熱,當所有酒農以為這又是一個像2015年一樣的早收年份時,8月的氣候急轉直下,寒流侵襲,將采收季后延,同時也造就了一個較長的采收期。因為葡萄成熟緩慢,酒農們不得不選擇某一片葡萄最佳的成熟時間點進行采收。嘯鷹酒莊(Screaming Eagle)通常都是第一個開始收獲葡萄,2016年,酒莊花了5周時間才完成采收。采收期間的零星降雨也讓部分酒莊不得不停下采摘工作,等葡萄吹干后再繼續進行。
2016年份的葡萄酒陸續釀造完成,這一年納帕的葡萄酒會有如何的表現?我們拭目以待。但是從2007開始,2012、2013、2014、2015,連續的偉大年份無疑會讓全世界認識到納帕,認知到納帕葡萄酒的潛力。(文/Yank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