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雖然不是葡萄酒的誕生地,但在過去的幾百年里,它始終是葡萄酒世界里的中堅力量,每年生產的葡萄酒總量在70億瓶左右,常年和意大利角逐葡萄酒產量世界第一的寶座。法國是葡萄酒質量控制制度的先驅,歐洲和其他國家的葡萄酒質量控制制度多多少少都是從法國葡萄酒質量控制制度演變而來的。就葡萄酒而言,中國人最為熟知的就是法國葡萄酒,因為它是最早流入中國市場的葡萄酒,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源遠流長。
作為葡萄酒世界的“新貴”,有人說美國葡萄酒有著堪比法國葡萄酒的品質,而且它的售價也普遍略高于其他新世界產酒國的葡萄酒。這其實是源于美國葡萄酒生產者的努力及該國獨具特色的葡萄酒生產環境。美國葡萄酒最近幾年才流入中國市場,所以其擁躉明顯比法國葡萄酒少。也許你會疑惑:同樣是葡萄酒,美國葡萄酒和法國葡萄酒的差別在哪呢?
一、葡萄酒的命名方式不同
法國各產區出產的葡萄酒大部分都是以產地命名的,如“波爾多(Bordeaux)”或“勃艮第(Burgundy)”。而美國葡萄酒是以其釀酒葡萄品種的名字命名的,如“霞多麗(Chardonnay)”或“梅洛(Merlot)”。而且,新世界的葡萄酒較多地以單一葡萄品種釀制。
二、葡萄生長環境不同
許多法國葡萄酒產自于涼爽或氣候溫和的地區,如波爾多、勃艮第、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和香檳(champagne)產區。法國葡萄酒由于多產自氣候涼爽的地區,因此普遍酒體較輕、酒精含量較低,而酸度要高于美國產自溫暖氣候條件下的葡萄酒。美國則幾乎沒有氣候這樣涼爽的地區。但比起酒體飽滿,酸度又高的美國葡萄酒,法國葡萄酒更易與食物搭配,能碰撞出更多更精妙的美味。
2014年作品一號紅葡萄酒(點擊圖片即可跳轉購買)
三、葡萄酒的釀造方式不同
法國屬于舊世界產酒國,所產葡萄酒香氣復雜,結構平衡;而美國屬于新世界產酒國,所產的葡萄酒果味濃郁,口感活潑。法國遵循經典傳統的葡萄酒文化,其葡萄酒極其推崇“風土”特色。風土(以土地為基礎)強調的是葡萄酒的地理來源、產區特有的味道以及釀酒師技巧等。法國葡萄酒更能反映出其產地的特性,換句話說就是更能體現出其葡萄所生長的土地的特點。而美國葡萄酒則偏向于表現葡萄本身的特性,因此美國偏向于種植特色鮮明的國際化葡萄品種,且對葡萄本身的品質要求高。
另外,法國的葡萄酒主要是以小作坊的方式生產,產量少,并且很多酒莊都嚴格依據傳統方法釀制葡萄酒,世世代代致力于釀造品質一致的葡萄酒。而美國葡萄酒一般是工廠化生產,運用了多種高科技技術,其葡萄酒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因此各酒莊釀造葡萄酒的彈性空間很大,葡萄酒品種較多樣化。
法國釀酒師們為抵制全球葡萄酒行業的品種推廣趨勢,始終堅持“風土”劃分原則,不愿適應新潮流。不過,法國復雜繁瑣的村莊、產區、地名名稱永遠讓人難以記住、分辨,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很多法國葡萄酒的新消費群拒之門外。而美國作為新世界葡萄酒的強國,因其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與澳洲、南非、智利截然不同的葡萄酒文化。近年來,美國葡萄酒越來越受市場推崇,相信其前景也會越來越好。(編譯/S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