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園面積: | 20,000公頃 |
推薦年份: | 紅葡萄酒為2002年,白葡萄酒為2006年。 |
葡萄酒特點: | 墨累達令盆地釀制的葡萄酒柔軟醇厚,易于入口,并具有很高的價值。成熟的充滿果香的風格為澳大利亞一些最著名、最成功的葡萄酒品牌做出了重要貢獻。Chardonnay是該地區最主要的品種,位列其后的是Shiraz、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近期培植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葡萄品種包括Sangiovese、Tempranillo、Dolcetto和Vermentino,都很適合這里逐漸溫暖的氣候條件。其它的白葡萄品種包括Colombard、Sauvignon Blanc、Pinot Gris和Viognier。此區還種植用來釀制加強型葡萄酒的葡萄品種。 |
氣候: | 該地區的地形平坦,最高地區的海拔也不過55至70米。內陸地區是非常炎熱干燥的大陸性氣候,葡萄生長期幾乎滴雨不落。夏季氣溫常常超過30℃,為使葡萄樹存活,灌溉非常必要。 |
收獲季節: | 2月上旬至3月中旬。 |
土壤: | 土壤主導類型為肥沃的鈣質土包括壤質沙土和沙質壤土,并因長時間的灌溉造成土壤鹽度過大。 |
墨累河岸地區位于維多利亞州西北部區域,是澳大利亞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葡萄酒產區之一。該產區出產的葡萄酒最多時可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但其產量還是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有所漲落。還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多數的葡萄酒是以桶裝形式出售的。
墨累河岸地區是以墨累河和達令河這兩條河流的名字命名的。其中,墨累河是維多利亞西北部區域的北側邊界,更是維多利亞州全州的北側邊界。這里屬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干燥,降雨量極低。
19世紀70年代,喬治(George)和William Chaffey通過采取灌溉方式,將墨累河岸地區開辟為農業生產基地。如今,這里已成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葡萄酒產區之一,產區的許多大公司能夠大量釀制桶裝餐酒和加烈酒。優質葡萄酒(如霞多麗葡萄酒)的產量也越來越大——2008年,澳大利亞有三分之一的霞多麗(Chardonnay)品種酒出自墨累河岸地區和相鄰的天鵝山(Swan Hill)產區。
該產區出產的葡萄酒普遍柔軟醇厚,易于入口。一些成熟且充滿果香的葡萄酒已成為澳大利亞最著名、最成功的葡萄酒品牌。霞多麗無疑是該地區最主要的品種,位列其后的是西拉(Shiraz)、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洛(Merlot)。產區近期栽培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葡萄品種(包括桑嬌維塞(Sangiovese)、丹魄(Tempranillo)、多姿桃(Dolcetto)和維蒙蒂諾(Vermentino))也非常適合這里逐漸溫暖的氣候條件。此外,其它的白葡萄品種包括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灰皮諾(Pinot Gris)和維歐尼(Viognier)。產區還栽培了一些用來釀制加烈酒的品種,如Muscat Gordo Blanco、賽美蓉(Semillon)和鴿籠白(Colomb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