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波黑南部的黑塞哥維那地區素以葡萄園聞名,有2000多年的葡萄栽培歷史,那里的碎石土質和充足陽光為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葡萄提供了自然條件。早在中世紀的波斯尼亞大公國時期(1353年),黑塞哥維那的葡萄酒就享有盛譽。距今100多年的奧匈帝國時代(1878年)就已經開始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栽培葡萄以及釀造葡萄酒,從那時起,在位于奈萊特瓦河右岸的布羅特尼亞高原上生產葡萄和美酒逐漸成為當地人民致富的傳統。19世紀末,其高品位的精美葡萄酒聞名于歐洲大陸,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為此而自豪,他們的生活、文化和習俗與葡萄和葡萄美酒世代緊密相連。
今天的黑塞哥維那葡萄酒莊是波黑最具代表性的葡萄種植及葡萄酒釀造的企業,其“雙子葡萄莊園”、“西波泰克葡萄園”以及“奇特盧克葡萄酒釀造廠”一直以來都很有名。葡萄園面積總計達300公頃,葡萄酒釀造能力為1000罐。
因波黑戰爭的影響,大部分的葡萄園都曾中止了葡萄栽培。直至后來黑塞哥維那的葡萄酒莊私有化后,葡萄園的葡萄種植才得以恢復。2003年,葡萄種植面積為20公頃,栽培葡萄為7萬株。今年,葡萄種植面積為15.5公頃,栽培葡萄為5.35萬株;并新開墾土地30公頃,一期計劃栽培10萬株,二期計劃達到30萬株,同時為配合奇特盧克葡萄酒釀造廠的生產,葡萄栽培數目將持續擴大到40萬株。目前,奇特盧克葡萄酒廠不僅恢復了歷史悠久的傳統葡萄酒的生產,還開發了新品種。該酒廠主要生產干紅和干白兩類葡萄酒,尤以高級干白葡萄酒見長。品質上佳、爽口清醇及包裝精美的干白葡萄酒現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
位置:
波黑位于南歐東部。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也指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或簡稱波斯尼亞)雖然擁有幾千英畝的葡萄園,但它并沒有出產高品質葡萄酒的能力。其多數葡萄園坐落于亞德里亞海岸和莫斯塔爾(Mostar,黑塞哥維那最大的城市)之間地勢較低的區域。
葡萄品種:
該產區種植最廣泛的葡萄品種仍是布萊塔那(Blatina)和茲瓦卡(Zilavka)。
布萊塔那(Blatina)是一種雌性花植物,一般與紫北塞(Alicante Bouschet)、梅洛(Merlot)和土加克(Trnjak)等品種一同種植,讓這些品種為它授粉。在授粉期間,由于少雨,布萊塔那很難結出果實,長出來的東西叫做“praznobacva(‘空桶’之意)”。布萊塔那可以用來釀制干紅葡萄酒,這種酒呈深寶石紅色,酒精含量為12%至13.5%。布萊塔那要經不銹鋼桶和橡木桶熟成,酒中有香料和咖啡的芳香和味道。如果熟成時間稍長些,酒中還會出現巧克力的味道。釀制該酒的產區主要集中在莫斯塔爾南部。
茲瓦卡(Zilavka)是一種白葡萄品種,主要產自黑塞哥維那的莫斯塔爾地區。這種葡萄皮色淺,所釀的葡萄酒酒精含量和酸度都很高。這個特點使該品種非常適合制作蒸餾酒,所以該地區除了生產大量的白蘭地外,還釀制一種名叫“izoa”的酒,這種酒風格類似意大利的格拉帕(Grappa)。僅用茲瓦卡釀出的葡萄酒帶有堅果的芳香和味道。前南斯拉夫曾一度廣泛種植該品種,如今卻僅能在克羅地亞、馬其頓和斯洛文尼亞的一些葡萄酒中充當次要的調配成分。茲瓦卡還有一些別名:Mostarska、Mostarska Zilavka、Zilava Hercegovacka、Zilavka Bijela和Zilavka Mostarska。
此外,還有紅葡萄品種,如韻麗(Vranac),它在波黑的種植面積較小,在鄰國黑山卻種植廣泛。
葡萄酒風格:
當地的茲瓦卡白葡萄酒帶有飽滿均衡的口感,曾是奧地利國王的最愛。韻麗葡萄酒,呈寶石紅色,略帶紫色,散發著肉桂、甘草、草莓和橡木桶的芳香,口感豐富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