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在高檔西餐廳喝葡萄酒?只喝波爾多(Bordeaux)的葡萄酒?只聽說過82年拉菲(1982 Lafite)?如果你不是土豪的話,那么你應該就是從文物堆里走出來的吧!
今時不同往日,人們對于葡萄酒的某些傳統觀念早已改變,葡萄酒文化也越來越深入民心。如今,無論是獨處在家,外出就餐,還是與親朋好友共聚,人們都會喝點葡萄酒助興。可以說,葡萄酒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不再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了。
為了探討千禧年以后葡萄酒文化的改變,國際社交傳播公司Marketwired訪問了1,000名經常飲用葡萄酒的愛酒人士,了解相關的情況。調查顯示,飲用葡萄酒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日常習慣。而且,飲用葡萄酒這一行為不再受地方、場合以及葡萄酒的包裝等因素限制。以下三點是人們對葡萄酒的認識與看法。
1. 勇于嘗試新酒款
網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葡萄酒的消費。與保守的老一輩相比,如今的年輕人更樂于嘗試各種各樣的葡萄酒,而不再一味執著于喝舊世界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8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根據餐廳侍酒師和葡萄酒銷售人員的意見,購買以前從未嘗試過的酒款。
2. 開始考慮盒裝葡萄酒
從過去一年葡萄酒的銷售情況來看,輕便易攜的盒裝葡萄酒似乎已迅速地捕獲了消費者的芳心。葡萄酒愛好者相信,盒裝葡萄酒質量不會比傳統的瓶裝葡萄酒要差,而且精致可愛的包裝會成為人們出行聚會的必備品。當然,商家也發現了這一新風向。罐裝和小瓶裝的葡萄酒或在不久的將來大行其道。
3. 對葡萄酒“恐懼”說再見
調查顯示,以前人們都不敢大大方方地討論葡萄酒,擔心酒名發音不正確,或是錯誤判定一款酒的口感。但是,如今大部分葡萄酒愛好者都不再害怕在談論葡萄酒時丟臉。高談闊論也好,靜靜品酒也罷,隨心就好。
總而言之,品鑒葡萄酒不再是裝腔作勢、附庸風雅的手段。用六個字歸納時下的葡萄酒文化便是,更親民,更隨心!(編譯/Gil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