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凡納-夏奈爾酒莊(Savannah Chanelle)由皮埃爾·波洛伊(Pierre Pourroy)于1916年建立,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California)產區。
19世紀末,法國人口急劇增長,土地供不應求,地價不斷飆升。對于皮埃爾這樣的年輕人,想擁有自己的一寸土地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所以在1887年1月,皮埃爾·波洛伊懷揣著夢想——擁有自己的一寸樂土,離開了法國,乘著汽船踏上了前往新世界的征途。
來到加州后,窮困潦倒下,皮埃爾投靠了朋友讓·納西斯·奧布里(Jean Narcisse Aubry)。奧布里在1852年政變后,被迫逃離法國來到了美國。隨后他在圣克魯斯山(Santa Cruz Mountains)買了一片葡萄園。這次和奧布里的見面,是皮埃爾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奧布里擁有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到奧布里的酒莊后,皮埃爾與奧布里的女兒瑪麗·路易斯(Marie Louise)墜入了愛河,兩人在1891年結婚。一年后,這一對愛侶存錢買了80公頃的土地。1901年,讓·奧布里去世后,皮埃爾和瑪麗又買了200公頃的土地。皮埃爾和瑪麗有六個孩子,他們每天都在葡萄園里辛勤勞動,那是他們最美好的年代。
1916年,皮埃爾夫婦建立了自己的酒莊,開始時酒莊生意紅火,其商業模式類似于今天的薩凡納-夏奈爾酒莊。但好景不長,1919年美國發布了禁酒法。這無疑給酒商們帶來巨大沖擊。三年后,禁酒法案被廢除,加州酒業又恢復了昔日的活力。1946年瑪麗去世,皮埃爾也于1960年離開。
皮埃爾去世后,薩凡納-夏奈爾酒莊無人照料。直至1971年,維克多·埃里克森(Victor Erickson)買下了皮埃爾的房子以及酒莊。五年后他與天才釀酒師丹尼爾·格爾斯(Daniel Gehrs)聯手創造了國會之春(Congress Springs),開始了酒莊的第二春。丹尼爾用莊園的葡萄釀造出了極佳美酒。丹尼爾釀造的1978年份的黑皮諾獲得了《葡萄酒觀察家》(The Wine Spectator)的嘉獎。酒莊1978年份的霞多麗(Chardonnay)也成為當時加州最優質的白葡萄酒之一。
1996年凱利(Kellie)和麥可·巴拉德(Mike Ballard)夫婦買下了酒莊。
薩凡納-夏奈爾酒莊位于圣克魯斯山(the Santa Cruz Mountains),當地氣候十分適宜勃艮第(Burgundy)的黑皮諾(Pinot Noir)、霞多麗(Chardonnay)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生長。如今薩凡納-夏奈爾酒莊專注于釀造此些勃艮第(Burgundy)品種葡萄。釀酒師托尼·克雷格(Tony Craig)除選用自家葡萄外,還會選用阿爾馬葡萄園(Armagh Vineyard),伊斯特葡萄園(Estate Vineyards)、曼斯葡萄園(Muns Vineyards)等葡萄園的優質葡萄,充分尊重各個地方的風土,努力釀造出原汁原味受消費者喜愛的葡萄美酒。
酒莊出品的酒款有托德爾黑皮諾干紅葡萄酒、伊斯特霞多麗干白葡萄酒、曼斯黑皮諾干紅葡萄酒、阿爾馬黑皮諾干紅葡萄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