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只是一種漿果而已。
在古英語中,漿果“berry”這個單詞就是葡萄“grape”的意思。現在在植物學上,葡萄也被定義成一種漿果。
2、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是不一樣的。
很多人可能以為葡萄酒是用超市里出售的鮮食葡萄來釀造的,然而事實上并非如此。鮮食葡萄與釀酒葡萄有很大的不同。鮮食葡萄顆粒大,皮薄,而且很多是無籽或者籽比較小的;釀酒葡萄顆粒小,皮厚,而且籽多。
3、葡萄的歷史有65,000,000年。
發布在期刊《遺傳趨勢》(Trends in Genetics)上的一篇科學評論說,大多數科學研究人員都相信葡萄的歷史至少有六千五百萬年。現在的很多葡萄品種都是古老品種的直系后代。
4、人類種植葡萄的歷史有8,000年。
發布在期刊《遺傳趨勢》(Trends in Genetics)上的那篇科學評論還說,人類最早種植葡萄的歷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以前,種植地點是格魯吉亞。后來,葡萄種植逐漸從格魯吉亞擴散到整個歐洲,羅馬人開始給不同的葡萄品種命名。
5、總共有8,000多種不同的葡萄品種。
網絡醫生(WebMD)網站聲稱,科學家們已知的葡萄品種超過8,000多種。這些品種包括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大多數起源于歐洲和美洲。
6、世界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9,292平方英里。
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經過調查發現,全球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29,292平方英里。葡萄種植面積名列前茅的國家包括西班牙、意大利、中國和土耳其。
7、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
在用葡萄進行釀酒的時候,酵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原料。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不同品種的葡萄上面所寄生的酵母在種類和數量上有所不同。《微生物生態學》(Microbial Ecology)上面的一篇研究報告發現,葡萄果實越成熟,果皮上寄生的酵母菌數量就越多。這也是為什么在古時候還沒有發明人工酵母時,人類依然可以用葡萄來釀酒。
8、美國幾乎每個地方都可以種植葡萄。
美國《Better Homes and Gardens》雜志說,葡萄比較耐寒,從第五耐寒區(USDA zone 5)到第九耐寒區(USDA zone 9)都可以種植。這意味著美國幾乎每個地方都可以種植葡萄。不過,不同葡萄品種對氣候的要求不一樣,所以適合種植在不同的地方。
9、一棵葡萄藤上如果結果過多,就會導致果實質量下降。
美國《Better Homes and Gardens》雜志還說,如果一棵葡萄藤結果過多,它的果實質量就會下降。一串葡萄可能有15-300顆果實,具體數量因品種而異。
10、每天吃一份葡萄,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27%維生素C。
雖然很多人覺得葡萄的維生素C含量并不高,但《個人營養數據》(Self Nutrition Data)報告稱,每天吃一份葡萄,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27%維生素C。葡萄還富含維生素K,但不含脂肪或膽固醇。
11、人們吃葡萄吃得越來越多了。
美國農業營銷資源中心(Agricultural Marketing Resource Center)發現,人們現在所吃的葡萄比幾十年前要多一些。1970年,每人每年平均吃2.9磅葡萄;2009年,每人每年平均吃7.9磅葡萄。
12、美國是最大的鮮食葡萄進口國。
美國農業部稱美國是最大的鮮食葡萄進口國。2012年,美國進口的鮮食葡萄總量達到568,000噸。
釀酒葡萄(圖片來源:Julius Kuhn Institut)
13、需要很多葡萄才可以釀出一瓶酒。
根據《釀酒師雜志》(Wine Maker Magazine),要釀造出5加侖或者25瓶葡萄酒,需要約90磅葡萄,也就是說,要釀造出一瓶葡萄酒,需要超過3.5磅葡萄。
14、葡萄有很多用途。
葡萄可以生吃,可以釀酒,還可以榨果汁,制作果凍或者果醬,以及曬成葡萄干。科學人員還可以從葡萄籽中提取出具有藥用價值的化學物質。
15、有人曾經在3分鐘內吃下186顆葡萄。
根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一名叫做Ashrita Furman的美國人曾經在3分鐘內吃下186顆葡萄(一顆一顆地吃),創造了世界最高紀錄。